自ChatGPT在2022年11月上线后,一路开挂,5天时间便突破百万用户,仅2个月时间月活用户就突破1亿,成为史上增速最快的消费级应用,远超TikTok、Facebook、Google等全球应用。也因此,ChatGPT掀起了一场全民AI热潮。
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,各种AI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并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。从ChatGPT、Midjourney到自动驾驶技术,这些AI工具在数据分析、图像生成、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。企业也纷纷引入AI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。这种趋势使得AI逐渐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工作中的重要角色,企业管理者们也面临一个关键选择:当未来AI完全成熟时,是选择AI作为员工,还是保留真人作为员工?
要讨论这个问题,我认为最重要的前提应该要先行设置好,那就是AI的成熟程度。接下来的讨论将依照AI的成熟程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讨论。
阶段一:AI只作为工作中的辅助工具
当AI只是作为工作中的辅助工具时,AI主要作为人类员工的“助手”,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。例如,在客服行业,AI可以通过自动化回答常见问题,减轻客服人员的负担;在金融领域,AI可以进行数据筛选和风险初步评估,为分析师提供辅助数据。在这一阶段,AI的作用更多是减少重复性劳动和优化流程,而对创造性和复杂决策的工作仍依赖于人类。此时,企业管理者通常会选择将AI与人类员工结合使用,以提高工作效率,为企业赚取更多利益。
阶段二:AI作为工作中的一大主力
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当AI作为工作中的一大主力时。在这个阶段,AI能够处理大多数门槛较低的工作,但仍需要人类的共同工作。在此时,管理者会倾向于减少人类员工的雇用,并且雇用的员工也会被要求能够与AI协同工作,以此进一步降低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,为企业赚取更多利益。
阶段三:AI成为合格员工
在这个阶段,AI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,几乎可以替代大部分人类员工,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普通水平的员工。AI不仅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,还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,可以根据环境和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。AI只需要听从企业管理者的命令,自行迭代地完成相应工作。
而在这个阶段,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:是否要全面用AI替代人类员工,或是保留部分人类岗位。此时企业管理者最主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成本问题。因为一个合格的AI员工各方面的开销也不一定会小于人类员工,所以一些简单的工作,出于成本考虑可能仍然会选择雇用人类员工。
一些遗漏
刚刚的讨论部分并没有提到一些头部的工作,在这里我是默认一些头部的工作是无法被替代的。因为拘于AI的原理特性,AI并不能进行自主的创新,因此一些头部的工作(复杂的、创新型的)是无法被替代的。
同时,我们的讨论还忽略掉了现实的一些法律法规、社会责任、企业形象等更广泛的考量。我们只是简单从盈利角度讨论这个问题,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完美预测。
总结
总的来说,一些不会被AI替代的职位一定会有以下几个特质:
- 成本比AI还要低的工作
- 行业里的顶尖工作
- 需要与人类有情感共鸣的工作
- 需要参杂人类道德判断的工作以及一些需要找到责任人的工作
- 剩余一些没有单独罗列的AI无法承担的工作
总结下来,老板会选择AI的情况就是AI能够胜任该工作并且当使用AI的费用会低于一个人类员工的情况。所以说,当AI成熟之后,老板会在大部分岗位都选择使用AI,然而仍会保留部分真人的岗位。